講述結構針灸的技巧,及黃龍祥老師對針灸經絡的看法
目前分類:針灸 (79)
- Nov 26 Tue 2024 09:11
關玲 千聊課程 結構針灸12節 視頻
- Nov 22 Fri 2024 08:16
激痛點&筋膜釋放--手法實操 視頻
由老師講述主要肌肉的筋膜放鬆手法
- Aug 19 Mon 2024 09:50
孫偉 董氏針灸高級班
以臨床常見病症介入,講述常見的證型,再搭配董氏奇穴的治則
- Jul 16 Tue 2024 10:22
鄭承濬博士 董針-治療臟腑常見病 疑難病視頻
講述董針常見病的常用董氏穴
- Jun 23 Sun 2024 15:28
奇氏陰陽針灸減肥視頻 解曉麗
從阿是穴或臍針八卦來談減重
- Jun 14 Fri 2024 19:25
2020年 國色天香美容針法 解曉麗
簡單講述幾種減肥針法
- Oct 24 Tue 2023 10:19
張天民 中國針刀醫學3D動畫演示
利用動畫說明針刀時的解剖圖象
- Sep 02 Sat 2023 16:12
九九歸真:上善若水
溫嬪容醫師認為病灶的治療成功,除了天時、地利,還有人和,乃一切因緣具足下所成,並非全歸醫師一己之功。因此,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治心先體察患者所處情境,不完全在於治病本身,而是跳出病外,病反而能治好。
- Aug 22 Tue 2023 10:02
八面當風:絕處逢生
新冠肺炎病毒漫天橫掃全球,面對大疫劫難之時,如何避瘟疫度過劫難,溫嬪容醫師把抗疫秘笈寫在文章中,用心就能讀懂它。
《八面當風》書中分享諸多醫案,如視網膜剝離手術失敗後,還可以回貼恢復正常,採用斷食療法對身體的影響;膽結石可以不用開刀。溫醫師特別論述房事如何成為養生術,對成人讀者來說,更是不可錯過精華篇章。
《八面當風》書中分享諸多醫案,如視網膜剝離手術失敗後,還可以回貼恢復正常,採用斷食療法對身體的影響;膽結石可以不用開刀。溫醫師特別論述房事如何成為養生術,對成人讀者來說,更是不可錯過精華篇章。
- Jul 02 Sun 2023 18:55
周中煥針刀培訓視頻
由周中煥醫師從解剖角度出發,講述小針刀的應用
- Jun 30 Fri 2023 13:27
朱斌:7天小針刀臨床實操課程
配合解剖學觀點,就幾個常見關節的疾病,講述骨,肌腱,韌帶,筋膜的位置,然後如何利用小針刀鬆解
- Apr 07 Fri 2023 14:43
七情掛心:迷雲遮慧月
人之生病先病於心,善醫者療病也療心。《七情掛心》一書 ,描述人具有哪些驚人的天賦?時代巨輪下的小螞蟻如何填寫台灣歷史的篇章?香能除穢淨心,卻為何致人怪病?各種疑難雜症有哪些治療選擇?
- Mar 17 Fri 2023 10:31
經絡解密 卷四:維繫身心平衡運行的君主之官:心經
中醫自古就知道身與心之間會互相產生影響,強調身心共治,身心平衡才算健康。人體的氣血循環正常,身體就會健康;一旦氣血循環有障礙,疾病就會產生。因此中醫特別強調「不通則痛,通則不痛」以及「百病生於氣」的觀念。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常被3C產品所制約,失調的生理時鐘和失控的情緒,都影響心神的安定,造成許多身心症的問題。心既是情緒控管的最高單位,有穩定情緒的作用,同時又是情緒衝擊的最前線,很容易被情緒所干擾,這樣的特質,讓心成為敏感且容易受傷的臟腑。
中醫診治心臟疾病,不會只看到心臟問題,而是透過中醫學特有的整體觀,從經絡以及臟腑來揭露身體、情緒、情志的影響。沈醫師在書中透過經絡系統來「閱讀身體」,教大家在日常中如何「察言觀色」,讀懂身體的求救訊號,並透過心經循行部位的變化,了解經絡系統如何將身體和心理的秘密顯現於體表,只要能夠掌握並且善加運用,就能及早發現與治療,發揮中醫「上工治未病」的理想。
中醫診治心臟疾病,不會只看到心臟問題,而是透過中醫學特有的整體觀,從經絡以及臟腑來揭露身體、情緒、情志的影響。沈醫師在書中透過經絡系統來「閱讀身體」,教大家在日常中如何「察言觀色」,讀懂身體的求救訊號,並透過心經循行部位的變化,了解經絡系統如何將身體和心理的秘密顯現於體表,只要能夠掌握並且善加運用,就能及早發現與治療,發揮中醫「上工治未病」的理想。
- Nov 18 Fri 2022 16:25
劉紅雲董氏奇穴精修班內部教學視頻
為楊維傑老師學派,講述幾個重量級穴位取穴法,及其主治症候
- Nov 17 Thu 2022 19:39
經絡解密 卷三:充滿幸福甜滋味的大地之母──脾經
脾臟本身的運化功能,就像《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持續不斷的運行,讓氣機維持在「穩定而不下墜」的情況,這就類似騎腳踏車,只要持續轉動輪胎,車子就能保持平衡,不會倒下來;脾也如承載萬物的大地一般,包容、孕育、長養、承擔著生命。
脾經經絡系統架構出一個向上穩固的立體結構,本書中沈醫師將之稱為「簍子」,以實質結構提供人體堅強的支撐力。脾經的「簍子」不但得以對抗地心引力,托住人體的重要器官,也深深影響女性一生的經、帶、胎、產四件大事。
脾經這股向上提升的力量,還能幫助我們脫離負面情緒的泥淖,變得堅強勇敢,無論面對多麼大的人生試煉,善於補破網的脾經都具有強大的修復力量。
脾經經絡系統架構出一個向上穩固的立體結構,本書中沈醫師將之稱為「簍子」,以實質結構提供人體堅強的支撐力。脾經的「簍子」不但得以對抗地心引力,托住人體的重要器官,也深深影響女性一生的經、帶、胎、產四件大事。
脾經這股向上提升的力量,還能幫助我們脫離負面情緒的泥淖,變得堅強勇敢,無論面對多麼大的人生試煉,善於補破網的脾經都具有強大的修復力量。
- Nov 13 Sun 2022 10:35
張孟超醫師 針灸及刺血療法
倪海廈老師的有名弟子,示範楊維傑老師的刺絡放血法及董針刺法
- Nov 07 Mon 2022 09:19
範醫生的針言灸語:針灸臨證思維實戰解析
範怨武,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臨床善於將中藥與中醫外治療法相結合,尤其對溫針灸治療內科疾病頗有心得。本書是將他多年來在公眾號發表的關於針灸病案類的文章集結,再分類和深度解讀,以醫案的形式對針灸臨證思維進行解析。全書以“我的針灸取穴思路”“我所說的手法與溫針”“‘解穴’——針後不適感的應對”“用灸的感想”開篇,首先詳細介紹了其臨證選穴用穴的思路變化,其次介紹了其在臨床應用針刺的手法與溫針、如何處理針感後遺,及其用灸的感想。後分類介紹約70個病案,用平實的語言介紹病案的治療經過,並將深奧的中醫醫理融入其中,文風輕鬆、文字簡潔。適合廣大中醫院校師生、臨床醫生及中醫愛好者等閱讀。
- Nov 05 Sat 2022 10:56
古典經絡針灸大家(平裝版):周左宇醫道精要
周左宇老師臨床上不僅採用傳統的原絡治療法、俞募治療法及會郄治療法等,並首開應用「五門十變法」通經理論於中醫臨床。「五門十變法」跨越現有表裡經的範疇,加強手足非同名、非表裡經之間的聯繫,擴大應用思路及療效。
除了傳承自四大名家的精髓之外,周左宇老師更在逾六十年的行醫生涯中,從臨床案例整理出珍貴的經驗配穴法及獨具特色的快針法,並針對台灣地區三大特有病症:三天三骨症、坐骨神經痛及肩凝症,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法則,臨床療效令人讚嘆。
除了傳承自四大名家的精髓之外,周左宇老師更在逾六十年的行醫生涯中,從臨床案例整理出珍貴的經驗配穴法及獨具特色的快針法,並針對台灣地區三大特有病症:三天三骨症、坐骨神經痛及肩凝症,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法則,臨床療效令人讚嘆。
- Nov 04 Fri 2022 09:23
經絡解密 卷二:強健體魄、延續生命的關鍵──大腸經+胃經
《經絡解密˙卷二》介紹大腸經與胃經,沈醫師將這兩條手足同名經,暱稱為「陽明好兄弟」,也是愛拚才會贏的「大胃王」,生動且深刻的引導讀者認識人體消化系統,也呈現出身心之間相互影響的密切關係。大腸經與胃經的特質是最陽光,肌肉最強健,四肢最靈活,也是直接面對人生挑戰的兩條陽經。書中這兩條經絡同時登場,所展現的正是肺經甦醒之後,人體面對現實生活所需的生命力,堪稱是十二經脈中最苦幹實幹的經絡系統。
陽明兄弟分布在四肢的正面,加上強健的手足結構,是推動人體前進的方向與力量,也是早期人類在野外生活中,得以存活和繁衍後代的必要條件,就算到了21世紀,這些特質仍是人生勝利組必備的條件。陽明兄弟掌管消化道的上口與下口,功能正常就能順利吃入,並能順暢排出。進出皆順,不只人好壯壯,也會讓人睡得安穩,古人說「胃不和則臥不安」,有良好的腸胃機能就能擁有平穩的睡眠,現代人多有失眠問題困擾,除了只想用安眠藥助眠外,往往都忽略了腸胃功能失調的問題。俗語說:能吃,能睡,能排,能動,就是人生大福氣!這正是大胃王陽明好兄弟的最佳貢獻!
陽明兄弟分布在四肢的正面,加上強健的手足結構,是推動人體前進的方向與力量,也是早期人類在野外生活中,得以存活和繁衍後代的必要條件,就算到了21世紀,這些特質仍是人生勝利組必備的條件。陽明兄弟掌管消化道的上口與下口,功能正常就能順利吃入,並能順暢排出。進出皆順,不只人好壯壯,也會讓人睡得安穩,古人說「胃不和則臥不安」,有良好的腸胃機能就能擁有平穩的睡眠,現代人多有失眠問題困擾,除了只想用安眠藥助眠外,往往都忽略了腸胃功能失調的問題。俗語說:能吃,能睡,能排,能動,就是人生大福氣!這正是大胃王陽明好兄弟的最佳貢獻!
- Oct 15 Sat 2022 10:08
經絡解密 卷一:開啟人體奧秘的第一道金鑰――經絡啟航+肺經
《經絡解密》第一卷介紹肺經,它是開啟人體奧秘的第一道金鑰,也是十二經絡的總隊長。為什麼這條短短的經脈能成為首發經絡呢﹖書中以淺顯易懂、圖文並陳的方式,介紹肺經的循行路線以及產生的疾病,並以獨有的「經絡解密」及「中醫師不傳之祕」兩個切入點,期能貼近現代人的生活經驗和需求,深入淺出分享經絡在人體所深藏的祕密。書中沒有古奧的語言,可以按圖索驥善加運用,從中掌握照護身體的秘訣和其中蘊涵的古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