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投資理財 (1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本書作者理察.彼得森是市場心理顧問公司創辦人,同時也是精神科醫師與專業操盤手,他藉由行為財務學、心理學及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佐證,在《交易心態原理》中詳盡說明多數投資人的不理性投資行為:諸如過份自信,以致於追高殺低、買股當作買樂透;陷入小賺大賠陷阱,總是期望「賠錢貨」會翻身……等等。本書將帶領你克服決策偏差,改善投資技巧,並反過來利用眾人的不當行為,獲得卓越報酬。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六個章節,按照一個八十六歲之齡的人來講(本書於二○一六年出版),可以分為:少年、青年、成年、壯年、老年以及餘年,合計共六個時期。這六個時期分別體現了其人生中意志力的養成,可以相對應在六種能力之中,包括:膽識、知識、常識、見識、賞識與意識。這六種能力都是思維上所展現的力量,可以決定一個人在面對各種情境時,應當要採取的行動。

少年時期的索羅斯,十四歲時目睹納粹的侵略,培育了他面對生死的膽識;青年時期,索羅斯輾轉抵達倫敦,在倫敦政經學院就學於哲學大師波普的門下,從事科學哲學的研究;成年時期的索羅斯,依據以往學習的經驗,確立「認知一切信念都會出錯」的常識;到了壯年時期,他充分發揚了見識能力,對市場有洞見,對投資有一套特殊的理解;老年時期,從市場中擷取一切經驗的索羅斯,開始賞識開放社會的價值,並且盡可能地解釋「為什麼社會應該維持開放」;現在,索羅斯在餘年實踐他的道德意識,企圖以他所賺取的金錢,決定什麼人需要幫助。

這六點,分別代表了索羅斯人生中的六個階段,也逐步突顯出他體會人生的歷程與能力。在本書中,當我針對這六種能力做分析時,我必須要先說,第一,這六種能力之間的區分,並不是像油與水那般分明的。有許多能力在發展的過程中,不但是並存的,而且或許同時存在於潛伏狀態。因此對於這些能力所做的分門別類,不過是突顯其特定人生時期的重點而已。

其次,雖然這些能力經常是共存的,但是在探索索羅斯人生軌跡的過程中,我們大致上可以看到一個輪廓。在這個輪廓中,膽識是他接觸人生的首要條件,然後再依循知識的建構、常識的確立、見識的發揚、賞識的對象以及意識的成熟,索羅斯逐漸體會存在的價值。這些能力形成綜合開展的過程,但是人生從培育風險膽識開始,到發展出成熟的道德意識,卻是我在本書中所要強調的基本道理,也就是市場與人生相呼應的原則。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還無私分享獲利的致富思維、避免誤踩投資陷阱和存飆股的五階段,只要確實理解這些原則和務實執行,就可以不被短暫利益影響判斷力,讓你在震盪的股市中致富。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層面:市場從來就不是有效率的
在台灣這種散戶比例高達85%以上的國家裡,市場從來不是有效率的,專業投資人所能掌握的資訊,往往比散戶更多更快,以致於尋求超額報酬在這樣的市場中,仍然是有用的。

◎人性本質層面:人類是「不理性」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提到,人並非天生理性,在人的認知系統裡,存在著許多認知偏誤,如:樂觀偏誤、賭徒謬誤與均值回歸偏誤等,這些偏誤在在影響我們對投資行為的判斷。

◎操作技巧層面:最佳的投資組合是「集中與分散並存」
在追求超額報酬之下,充滿不確定性的肥尾效應仍舊如影隨形。縱然投資組合愈集中,報酬就會愈高,但分散投資是控制風險,保護獲利的手段。因此,在建構自己的投資組合時,可持有部分ETF或基金,再加上部分主動選股的配置方式,融合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的優點,使報酬率最大化!

◎投資心態層面:因時制宜的適應力
馬歇爾認為,成功的投資人最重要的能力是適應力,因為市場先生從不按常理出牌!投資若要成功,除了穩定心緒,避開認知偏誤外,你還需要與時俱進以變應變。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作者長期投資美國優秀企業
過去25年只有4年是負報酬,年化報酬率高達25.37%
他在2019年度獲利73%,2020年度獲利83%!

他是沒有富爸爸、沒有幕後金主、沒有金融財務背景的科技業大叔
憑藉科技本業的能力圈及研究功力
並遵循著名價值投資大師、成長股大師已成功驗證過的投資心法
將資金長年投資於美國企業蘋果(AAPL)、威士(V)、微軟(MSFT)、字母(GOOGL)、臉書(FB)、萬士達(MA)、亞馬遜(AMZN)、阿里巴巴(BABA)等績優股
核心持股部位皆享有數倍報酬

對於產業趨勢有獨到眼光的他,也成功挖掘並投資新崛起的新創公司
如電商Shopify(SHOP)、金融科技的Square(SQ)與PayPal(PYPL)等
持股時間不到5年,累積報酬率都是500%起跳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的散戶看到媒體或專家提出的片面資訊,往往會貿然殺進殺出,錯過長期投資優質股的時機,甚至陷入「買高賣低」的泥淖!因此,本書藉由真實案例,教你如何運用選股三部曲,發掘最適合的股票。

‧事實:這是最根本的環節。只要根據事實來選股,就不易受情緒影響,獲利機會也自然提高。那麼,需要蒐集哪些資訊?

‧邏輯:「橫向比較」個股之間的長期和短期本益比,以及報酬率,找到彼此的優劣勢,選出最有價值的產業或個股。同時,「縱向比較」單一個股目前和過去的表現,發現成長或衰退的跡象,進行趨勢分析,以抓緊買賣時機。

‧想像力:在決定買進後,要用事實與邏輯對個股做出合理預期,例如合理的數值空間,而不只是判讀多空方向。但到底該如何做才對?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窮人想賭博翻身,富豪想保本成長。沒有判讀力,你可能可以賭中幾次,但終究抗拒不了誘惑,最終那些靠運氣贏來的,都會靠實力輸回去。而錯誤認知就如同錯誤的飛行儀表版,即便飛機性能再好,也很可能會讓你與目標背道而馳,甚至墜落於茫茫大海。投資理財不難,唯判讀力和克服人性而已。不斷的閱讀、思考、回測,就是一種判讀力的鍛鍊,讓我們大腦擁有新的作業系統。而投資理財如同人生,沒有黑與白絕對的答案,最佳的解答,往往存在帶狀的灰色色階中。

市場是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加入,並把畢生積蓄賠光的地方,不要急於幾天內就要拚個你死我活。先蹲著才能跳更高,但也不要蹲到腳麻後來完全跳不起來,實際進市場的磨練才是重點。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凱因斯是總體經濟學之父,也是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的催生者。當全球金融危機和疫情肆虐時,各國政府都將凱因斯的觀點奉為權威信條,冀望重啟垂死的經濟。不只如此,凱因斯的獨門方法使得財富不斷增加,各類投資都有驚人報酬率。長年以來由他管理的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基金,以高度集中且逆勢操作的投資策略讓價值大幅增長,甚至其他學院的財務主管都要定期聆聽他傳授理財金律。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作者曾在股市中累積到1500萬日圓的資產,日後因受到經濟危機影響而減少至60萬日圓,他是如何在短短7年內將資產再累積到3億日圓、足足達500倍的呢?

作者以自身的經驗說明:

1. 投資一定要有足夠的情報,如何有條理地蒐集公開資訊?
2. 只有察覺到股價不理性的人,才能賺到錢!怎麼用本益比、業績達成率,選出股價被低估的股票?
3. 如何判斷起漲的契機?
4. 了解其他投資人的心態,才能搶先布局!運用K線圖、成交量、融資融券餘額等訊息,破解當沖客、中長期投資者、炒手的思維與動作。
5. 利用壓力線、支撐線、布林通道、移動平均線等技術指標,提高成功率!
6. 算出目標價,等待3大時機賣出,獲利了結!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資金的氾濫,造成股市空前的榮景,與實際的經濟狀況完全脫節,並且加劇造成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兩極現象,因而逼使人們必須尋求更有利的投資管道,而散戶在亂世中更需要明燈的指引。

在諸多條件的因緣聚合下,新的股神也因此應運而出,而這位新的股神是一位女性的基金創辦人。

她的成功既非偶然,也非僥倖,她的視野遠遠超越一般基金經理人,也遠遠超越了許許多多的股市神手。
 
向大師學藝才是終極之道,因為他們的真知卓見才是──跳脫股海浮沉的一線生機!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做這、不做那,你一定會問:「到底我該怎麼做?才能年均獲利40%?還一直保持下去?」:
  
1.用殖利率與資金報酬率這兩個因素,做為選股標準。
一家企業的運作,必須具備兩個要件:營運資金(WorkingCapital)與固定資產(FixedAssets)。我們並不能確知投資一家公司未來能有多少報酬,不過可以檢視該企業過去的投資報酬率狀況。藉由比較該企業去年的營運資金與固定資產金額,以及獲利狀況(這些資訊可以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上找到),通常就能大致了解該公司未來的資金報酬率會是如何。
  
下一個年度的獲利永遠是未知的,但上一個年度的獲利卻是確定的。因此,若想在無須做任何猜測的情況下比較不同的公司,則可以檢視上一年度的殖利率。保守的人,可以往前多檢視幾年。
  
2.根據數據、而非情緒來買股票。你要準備一筆可以承受損失的錢投資股市,然後永遠留在市場。當大幅下跌時不可以離開,當市場狂漲時也不可以雙腳踏進去。
  
所以,想要永保獲利,重點是價值,不是市值。你得不買飆股、遠離情緒。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專為散戶準備,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和步驟,拆解巴菲特等投資大師如何利用股價下跌賺大錢。

2.揭穿絕大部分的共同基金如何偷走了你的退休金,讓你認清想過一個舒適的退休生活只能靠自己。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作者財女Jenny於2008年金融海嘯前投入股市,至今已16年。進軍國際金融市場後發現,美股才是實踐價值投資最理想的市場。她著迷於探索美國企業的商業價值,尋找能夠創造持續現金流的好公司,並因此為自己打造出一套完整的獲利系統,不斷地累積財富現金流!

本書是她多年來投資經驗首度大公開,透過各項數據、圖表、個案分析,帶你親炙美股市場,前進美股市場當股東,創造持續現金流!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金不夠存股賺股息、沒本事盯盤賺價差,挑對一支穩賺股,1年就獲利3倍、績效超有感!
大學三年級,遠藤洋完全沒做功課,投資FX,馬上賠掉10萬;他再接再厲,繼續用打工存的3萬,1支股票,就讓他2年猛賺3000萬!

沒有富爸爸,他從失敗中找出小資散戶的真‧高績效選股法,26歲獨立創業、33歲財富自由,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年,一場疫情攪得全球陷入恐慌,華爾街如臨大敵,三大指數劇烈震盪,投資人紛紛出脫手中股票,現金為王。當股市於3月23日觸底後,作者張明華大膽做了進場決定。面對混沌不明的局勢,他和所有投資人一樣感到恐懼,但正因為能擁抱恐懼,更能理性判斷,勇於出手。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就是透過參與一流的企業,和一流的企業一起成長。
不藏私首度公開.華爾街操盤手挑對十倍股
且長期持有的策略與定見

如果只懂得價格,卻不了解價值,買錯的損失,絕對比買貴大得多!

股價這麼高,還可以進場嗎?大手筆買高價股,跌了該怎麼辦?
曾獲全美大型基金績效第一名的基金經理人闕又上,首度公開選股策略:
以合理價、而非最低價買進好公司,並且長期持有。
他把這類符合巴菲特、費雪投資金律的一流企業,稱之為「慢飆股」。

慢飆股的「慢」,在於遇到挑戰時可以沉潛、等待復甦,而不致於一敗塗地;
慢飆股的「飆」,是反映長年在經營管理體質上精研,所帶來的獲利成果。
被封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就是投資者不容錯過的慢飆股,
也是作者近三十年的資金管理生涯中第16檔十倍股。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將透過三個最簡單的幾何圖形,帶領我們思辨「經濟知足感」的核心價值,完整揭露「收入」、「支出」、「儲蓄」與「投資」的贏家思維,
告訴你:為什麼「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並以此展開一趟追尋財富的旅程。

多數時候,我們所做的投資,例如挑選自認為有潛力的個股、基金、外幣高利定存……
都只是盲目地想「買低賣高」而已,請問問自己:你做的是否只是投資商品上的「選擇」?
還是更全面的財富計畫?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奇投資家吉姆‧ 羅傑斯從2019 年就開始警告:「有個超越 2008 年雷曼兄弟金融風暴的危機正在逼近。」但是股價指數不斷上漲,全球瀰漫著一股樂觀論氛圍。直到中國武漢爆發肺炎疫情,感染人數及地區不斷擴大,全球經濟陷入一片混亂。

他説疫情大流行只是「末日的開端」而已。2008 年金融風暴,中國協助拯救了全球經濟,但現在的中國自己也是一屁股債;美國的榮景不再,尤其是川普總統發動的中美貿易戰也影響全球經濟;日本、中國、印度和歐洲等地無一倖免;經濟對立也往往會演變成發動真槍實彈的 「戰爭」。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葛拉漢的量化投資,主張分散持有數十檔被低估的標的,而股神巴菲特的質性投資,則強調以精準的眼光挑選出少數好股票。但是,一般散戶無法擁有許多家公司的股票,更沒有股神的功力,該怎麼辦?

股人阿勳將這兩位大師的方式融合創新,並搭配詳盡的圖表,提出價值投資4要訣:

【要訣1】選股:好公司+好價格+好願景。具體上該如何判斷?
【要訣2】了解:魔鬼藏在細節裡,買股前得看清楚10件事,例如:公司產品、營收結構、企業護城河、企業風險……
【要訣3】追蹤:籌碼面和關注度是反指標,人多的股票不要碰。
【要訣4】紀律:要克服貪婪、恐懼和僥倖的症頭,得嚴守哪3個買賣準則?

此外,本書還教你用「大盤河流圖」做資金控管,追求長期獲利。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面上有關巴菲特的書很多,可是能把道理講清楚的卻很少。洪瑞泰(Michael On)是台灣把巴菲特投資理論講得最清楚的第一人。許多投資人想破頭不得其解的觀念,如內在價值、安全邊距、盈餘再投資率等,在他筆下竟是如此簡單有趣。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