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經方及延伸 (1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本套教材為首套經方培訓系列教材,包括《經方概論》《經方方證》《經方藥證》《各科經方》《各家經方》以及《基層經方推廣手冊》六本,由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組織編寫,黃煌教授擔任主編。突出經方醫學的獨特性、規範性、系統性和實踐性,以培養經方臨證辨治思維能力為核心,系統、全面講述經方醫學“方-證-人”體系,旨在訓練培養一大批基礎理論全面,臨證功底扎實,能熟練運用經方的臨床實用型人才。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扶陽中土論——通向大醫之路(扶陽中土論即中氣決定論系列)》作者根據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臨床知識和經驗,創新性提出“扶陽中土論”。作者重點指出胃氣的重要性,認為脾胃虛寒為病之根源,治病應以溫中扶陽為本。全書以扶陽中土論為核心,先明生死、陰陽、先後、升降之理,繼論氣血、臟腑、疫病、痰濕等醫理病理,後又從診法、方藥方面進行闡釋,文字通俗易懂,理論新穎實用。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理論源流及特點方法闡述太湖學院抓獨法,提出抓獨法是抓特殊證候的基本病機,與抓主證的區別應用抓獨法治療疾病的特點是先證後診,以診測證,使得診治疾病更簡單、更精準。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是《醫道宗源》系列的第一部,首先通過論述最基礎的四診之切脈,將漢唐醫學體系中的用法和大家今天常用的切脈理論做一個簡單的比對,讓讀者對其中的差異和得失一目了然。然後,通過對漢唐中醫理論架構中人體消化和吸收系統與今天常用的人體消化吸收體系比對,讓讀者直觀地看到兩者的異同。書中不僅包含理論上的比對和梳理,同時還論述了相關理論在臨床實戰中的應用,以期向讀者展現漢唐理論架構的嚴密性和實用性。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方使用標準》從《傷寒論》歷代書目、《金匱要略》歷代書目著眼發現問題,然後從統計學入手,結合日本漢方醫學腹診編撰而成,簡潔明快。通過作者三十年來的臨床使用,安全有效,尤其對初學之人或有裨益。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寫作內容上,本書是經方研究的專著。目前,經方醫學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本書的出版順應了當前時代的趨勢,符合廣大經方學子(包括經方愛好者)的需求。
2.寫作特色上,本書跨界經方與現代醫學兩個領域,涉獵的知識面比較寬。目前,經方研究領域中此類著作不多。因此,本書有較大的出版價值。
3.寫作形式上,本書圍繞經方條文進行分析,並得出比較靠譜的結論。因此,對於高校從事《傷寒論》及《金匱要略》教學的人員來說,本書是一本不錯的參考書。
4.寫作視角上,本書從現代醫學來破解經方,展現了傳統教科書之外的學術世界。因此,對於經方研究者(包括經方專業研究生)來說,是一本不錯的手邊書。
5.書中許多觀點具有原創性及新穎性,邏輯嚴密,可讀性強,對於後世時方派也同樣具有較強的啟發性與吸引力。當然,也適合西學中人群。
6.作者出版的《十年一覺經方夢》一書中有一篇“借雙西眼看經方”的文章,討論了10多個經方。這些方面為本書作了較好的鋪墊,有利於本書的出版發行。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煌醫師講述經方的應用,多從柴胡劑著手,談論腹診的使用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煌醫師講述女性美容,減重,調經,睡眠的經方調理跟食療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煌醫師講解經方在腎病上的運用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湯液經法圖”是商 伊尹所著《湯液經法》的關鍵原理圖。但《湯液經法》原書早已散佚,無法得見,這個圖是通過梁 陶弘景所著《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的轉引而保留下來。《輔行決》是敦煌遺書,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數量眾多的各種經卷、絹畫、佛像等文化瑰寶中,未被國外強盜掠走的那一小部分,並幾經周折流傳至今。“湯液經法圖”的實質,就是一幅在陰陽五行理論框架下中醫診病用藥的原理圖。但是,與現有的辨證論治理論有所不同。本書采用講稿的方式,對“湯液經法圖”的基本原理和內容進行講解,采用“湯液經法圖”理論體系,對至少80個常用經方時方的五臟補瀉特點進行分析。全書分為25講,首先解讀“湯液經法圖”的基本原理,接著按照“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的順序進行各臟腑治療方的解析,並在其中穿插講解五味配伍化合理論、中藥五行屬性、輔行訣中的術數等內容,旨在幫助讀者全面理解“湯液經法圖”的內涵。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述龍雷之火的定義,及其體用

並描述黃芩,白芍等少陽用藥法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方家龍野一雄論呼吸系統疾病的經方證治

還有醫案探討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雄志老師從六經講蓄血

再講述王清任方劑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抓獨法是抓特殊證候的基本病機,與抓主證的區別應用抓獨法治療疾病的特點是先證後診,以診測證,使得診治疾病更簡單、更精準。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述攻下法

將攻下推延六經,也探討化瘀法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2017年在靈蘭開設了專題語音課“一方一針解《傷寒》”,已有近3000人訂閱,反響熱烈,很多讀者要求出版紙質書。由此產生的紙質版書籍可以方便中醫人和愛好學習,具有較大的受眾群體和較好的市場前景。
主要內容:
①初學《傷寒論》,不要糾纏在398個條文裡,有些是後人演繹添加的。
②臨床時,別陷入那種中醫對疾病分類辨證的固有思維模式中。
③學經方要回到 “前經方時代”,不類經、要類方。
④臨床用經方,需要“默會知識”和“隨證治之”,方能效如桴鼓。
⑤《傷寒論》的疾病總論思維,可以提供一套高效的針灸取穴方法。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稿是根據何慶勇先生近5年來給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講授《金匱要略》課程的錄音和何慶勇先生給自己的碩士、博士講授《金匱要略》課程的錄音進行整理編寫,並注解論述。本書強調“辨病-方證-主證”的辨證體系,辨病為方證和主證的前提,是對疾病的整體把握。適合於中醫臨床工作者、研究者,中醫藥院校師生及中醫文化愛好者的閱讀參考。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該書內容包括兩部分,部分為太陰新解,包括太陰概論、太陰在經、太陰在臟、太陰虛勞、太陰瘀血、太陰功能、太陰兼證。第二部分為東垣研究,包括氣化學說、內傷發熱、脾胃理論、五行制化、法象藥理、醫學一統、虛勞勞復、臨床帶教、答疑等,均為作者講課的內容。作者對中醫三焦學說、脾胃學說、外感學說、六經辯證、水火學說、氣化學和陰陽學說均有一定研究,創立三鋼兩常辯證法長於治療消化系統疾病、腫瘤、自身免疫病與婦科經乳疾病。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提出六經辨證的診斷標準和清晰指征,並將六經辨證細化為"十大病機"、常用方證,還列舉大量筆者醫案幫助讀者理解這個辨證體系,並與《傷寒雜病論》的六經辨證提綱,以及經方方證的適應症銜接和互參。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華人世界第一部將經方與《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鬼谷之術等中國歷代著名兵家思想相結合闡述的著作,打通了經方與兵法之間的聯系,融經方於兵法之中,化兵法於經方之裡,縱橫捭闔,左右逢源,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對激發中醫學專業師生、中醫愛好者和傳統文化愛好者學習中醫尤其是經方的興趣頗有裨益。科學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均強。
蘇小白者,河南藥鄉禹州人士也。幼染藥草之香,家承醫易之道。無論身居東土或美西,順境或逆境,皆能勤於思考,筆耕不綴,乃至厚積薄發,著作等身。更於不惑之年,鐘情國醫之道,潛心經方之旨,博覽群書,慧心獨運,專攻經方與兵法之比較研究,發前人所未發,碩果累累,自成一格。
蘇小白之文,洋洋灑灑,一氣貫通。兵法典故,了如指掌。《傷寒》、《金匱》,信手拈來。更妙在不死於句下,而既能出乎其外,以觀其貌,又能入於其內,以窺其幽,自由自在,遊刃有餘。引後學入勝,啟先進省思。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