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經方醫案 (128)
- Jul 03 Sat 2021 09:31
彭萬年40年經方實踐錄
彭萬年教授是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從醫逾四十年,崇尚學傷寒、用傷寒,為嶺南經方大家。其中醫藥學教研以《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仲景學說研究進展、中醫臨床基礎、中醫藥養生康復學等學科為主,主攻經方治療疑難重症、糖尿病及多種嚴重併發症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並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和中藥新藥、中成藥的研究開發等。因對仲景學說研究深入,每以經方立起沉屙,故海內外求醫者甚眾。本書從彭萬年教授仲景學說闡微、臨證經驗、醫案與研究三方面系統總結了其一生的臨床經驗,全部文稿由彭教授原作和其眾多碩博士生寫成,理論聯繫實際,重點突出了彭教授對仲景學說的領悟及臨證運用經方治療內外婦兒等多科疑難病、常見病的經驗,對於促進《傷寒論》的研究和推廣經方應用具有重要價值,適合於廣大中醫臨床工作者及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 May 30 Sun 2021 11:43
黃仕沛經方師傳錄
全書共分為示教篇、跟師篇、實踐篇、體會篇四個部分,示教篇選取了黃教授親自書寫的醫案、醫話及答疑。跟師篇選取了黃教授用經方治療常見病及疑難病的醫案,還原黃老的臨證診治思路及獨特的臨床經驗。實踐篇選取了兩位教授及眾弟子運用經方治療疾病的醫案,體現了經方的可傳承性、可重復性、可推廣性。體會篇收錄了黃教授、陳教授及眾弟子對經方的代表性見解、經驗和醫論,進一步整理、總結了老師的學術思想與特色。
《黃帝內經》以岐伯、黃帝師生問答而為師承之肇始,故中醫之學為岐黃之學,此其後者,每以“岐黃傳人”稱之。學無師無以得高明;術無承無以得傳薪。道之所存,師生同工,史實皆可稽也。中醫之學,璀巍光燦,垂二千餘年。然其推移演進,繁衍傳繼者,師承之教,未曾離之。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感謝老師們的循循教導與無私幫助!中醫之學,博大精深,學之不盡。限於筆者理論水平與臨床經驗有限,在編寫中難免有不足之處,希冀讀者予以斧正。
《黃帝內經》以岐伯、黃帝師生問答而為師承之肇始,故中醫之學為岐黃之學,此其後者,每以“岐黃傳人”稱之。學無師無以得高明;術無承無以得傳薪。道之所存,師生同工,史實皆可稽也。中醫之學,璀巍光燦,垂二千餘年。然其推移演進,繁衍傳繼者,師承之教,未曾離之。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感謝老師們的循循教導與無私幫助!中醫之學,博大精深,學之不盡。限於筆者理論水平與臨床經驗有限,在編寫中難免有不足之處,希冀讀者予以斧正。
- Jan 28 Thu 2021 11:02
經方研習:皮膚黏膜病的臨證辨思
目前經方研究還是有一定熱度的,關於經方研究應用與現代醫學知識之間的書籍不多。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通過結合現代醫藥學知識,抓住經方證的共性規律和客觀理化指標,為讀者提供一個可復制的、操作性強的經方使用方案。《經方研習:皮膚黏膜病的臨證辨思》立足於皮膚黏膜病,因為此類疾病應用經方之後,肉眼就可以觀察到病情的改變,足以證明該書介紹經方的使用方法具有很強的可靠性。
《經方研習:皮膚黏膜病的臨證辨思》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仲景學術體系研究(約五萬字);第二部分,經方藥研究(結合本人研究成果、臨床運用和現代研究,約十五萬字);第三部分,皮膚黏膜病中的應用(包括常見皮膚黏膜疾病,如慢性蕁麻疹、過敏性紫癜、剝脫性皮炎型藥疹、激素依賴性皮炎、病毒/細菌/真菌感染的皮膚病和免疫性皮膚黏膜病,如HPV、帶狀皰疹後遺癥、白塞病、黏膜白斑等。配合彩圖說明,約三十萬字)。
《經方研習:皮膚黏膜病的臨證辨思》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仲景學術體系研究(約五萬字);第二部分,經方藥研究(結合本人研究成果、臨床運用和現代研究,約十五萬字);第三部分,皮膚黏膜病中的應用(包括常見皮膚黏膜疾病,如慢性蕁麻疹、過敏性紫癜、剝脫性皮炎型藥疹、激素依賴性皮炎、病毒/細菌/真菌感染的皮膚病和免疫性皮膚黏膜病,如HPV、帶狀皰疹後遺癥、白塞病、黏膜白斑等。配合彩圖說明,約三十萬字)。
- Jan 12 Tue 2021 20:23
千古疑案厥陰病:余秋平講《傷寒論》之厥陰病篇
本書是經方臨床家余秋平教授所著“經方原創書系”第二冊。余秋平教授以平脈辨證、中西醫理合參為特色,根據外感內傷之異,形成“經緯相合”的辨證體系:外感病,以六經辨證為經,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為緯;內傷病,以六經辨證為經,臟腑辨證為緯。本書對六經辨證中最為疑難複雜之“厥陰病”進行越辨越明地闡釋,力求直抒仲景原意,融會後世新知,構建完整嚴謹的厥陰病辨證體系,緊密貼合臨床。
- Dec 06 Sun 2020 16:31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新冠肺炎治癒率100%的名中醫,用科學思維帶你理解經典中醫,遠離病苦
- Nov 05 Thu 2020 18:13
經典經方實踐錄
《經典經方實踐錄》主要為趙亮教授的學術思想和其關於經典經方的臨證實踐錄(含類案和簡案),搜集整理他的醫案120餘個,其中以記錄較詳細的31個醫案為主案,給予詳細辨證思路、遣方用藥分析。分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辨治體會”,主要從病案本身出發,分析辨證思路、立法選方、遣方用藥等;一部分是“按”,主要由病案出發但不局限於病案本身,引申擴展相關知識,或鑒別診斷,或針對此案關鍵點、難點重點分析,或提出某些觀點,以使閱一案而解數案。分析結束以“此案關鍵點”總結提煉本案重點,再以3個與主案類似的醫案附之於後,稱為“類案”。之後附以趙亮教授弟子張燕的傳承醫案,選取臨床療效確切、辨證思路獨特的醫案,供讀者參考。
- Oct 13 Tue 2020 11:14
經方溫化發微
《經方溫化發微》創新性提出“藥證是方證的尖端”的學術觀點,系統闡釋溫化寒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通過經方臨證實錄進行驗證。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論述經方溫化理論,包括溫化溯源、溫化立法、寒溫之辨、溫化治法;中篇為經方溫化臨床,分上焦、中焦、下焦進行論述,涉及32種病證,並附有精彩醫案;下篇為醫話,主要為作者臨床經驗的總結,其中不乏一些獨到見解。本書內容翔實,語言清晰明瞭,對經方臨床具有較高的研究和參考價值。
- Jul 17 Fri 2020 16:47
醫林求證:劉茜檬方證實踐錄
本書是一本青年中醫師初入臨床的學習心得類中醫圖書。全書分為方劑探索、疾病治療經驗、五味中醫、治病法則、《傅青主女科》答疑錄、零金碎玉六個部分。作者用自己的學習經歷展示了臨床中青年醫師學習的現狀,其中有困惑也有領悟,對初入臨床的中醫師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 Jul 08 Wed 2020 17:05
越辨越明少陽病:余秋平講傷寒論之少陽病篇
本書是經方臨床家余秋平教授所著"經方原創書系"之冊。余秋平教授以平脈辨證、中西醫理合參為特色,根據外感內傷之異,形成"經緯相合"的辨證體系:外感病,以六經辨證為經,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為緯;內傷病,以六經辨證為經,髒腑辨證為緯。
本書對六經辨證臨床應用廣泛的"少陽病"進行越辨越明的闡釋,諸多觀點新穎透徹,尤為貼近臨床。
本書對六經辨證臨床應用廣泛的"少陽病"進行越辨越明的闡釋,諸多觀點新穎透徹,尤為貼近臨床。
- Jun 27 Sat 2020 15:33
蜀山醫案:經方臨證知行錄
本書所言經方既包括仲景經方,也包括後世有臨床實效的經典名方,緊扣運用經方加減治療疑難病證的主題。全書分五個部分。*部分為總論,介紹對經方的研究與臨證心要,以氣機升降、方證對應、陰陽太極、易理卦象解析《傷寒論》經方與六經辨證。第二及第三部分為上編與下編,集錄了作者臨床治驗的疑難病證、危急重證及多年求治不愈的醫案百餘則,每一則醫案均詳細記錄了診治過程,按語則詳細介紹了辨證、遣方與用藥思路。上編收錄以中醫病名或主癥為題的醫案,下編收錄以西醫病名為題的醫案,方便讀者查閱。第四部分為雜編,乃個人醫話、散文、雜文、詩賦作品小集。第五部分為附編,集錄了門診弟子們的跟診心得。
- Jun 23 Tue 2020 10:12
軒園醫耘錄:醫案得失與方藥心悟
作者從事中醫工作四十餘年,將其讀書心得,診療經驗、教訓,學術愚見匯集成稿。醫案部分:計有160余案,涉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常見病、疑難病及奇病怪症。尚六經辨證,本經方論治。望能拓展“六經辨證”之視野,延伸經方臨床之半徑。醫方部分:選經方54首,時方16首。以相類方劑組列,按“方義思考”“方證要點”予以討論,又將相類方劑作比較進行分析。
- Apr 14 Tue 2020 11:36
海南醫論醫案選集
《海南醫論醫案選集》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篇內容涉及經方、用藥、養生等,下篇為醫案,涉及內、外、婦、兒各科病案,治之以效法經方為多。全書之醫論求精入里,醫案求真務實,適合在校學生、初步臨床、注重經方者以及中醫、西醫中各科臨床工作者參閱。
- Nov 29 Fri 2019 08:25
扶陽顯義錄
本書分為“麻杏竹甘綜合法”“四逆敗毒綜合法”“川烏法本要”“川烏法衍義”四篇,另有一附篇“火中生蓮”。著者從喘證和熱證兩個常見但難治的病證入手,結合臨床病案系統解析了“扶陽醫學”的診療思路和用藥技巧,然後深入講解了“扶陽醫家”眼中的中藥,重點介紹了川烏的基本用法和臨床應用,以及煎煮法、臨床禁忌及衍生法。本書文辭精練,結構清晰,觀點獨到,講解透徹,更有真實病案相佐證,適合廣大中醫藥臨床工作者及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 Nov 04 Mon 2019 20:54
一個傷寒天才的醫道求索:從國學到國
《一個"傷寒天才"的醫道求索:從國學到國醫》主要從四個方面介紹作者的學醫心路:我的中醫之路、國學與國醫、臨證錄驗、傷寒心得。包含南懷瑾的啟蒙、國學的恩賜、不合格的中醫護理生、“歪門邪道”學中醫、我的中醫啟蒙老師等。
- Oct 30 Wed 2019 21:07
槐鄉靈蘭臨證集要:劉康宏臨床經驗集
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劉康宏先生崇尚經典,喜用經方,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深受群眾愛戴。本書系統整理了劉康宏先生的學術見解及關於陰陽五行、振奮陽氣、藥性藥量、專病論治等方面的心得感悟,尤其是“經方醫案”“急危重症醫案”等部分展示了劉康宏先生膽大心細智圓行方的辨證特點。本書特色鮮明,經驗詳實,對中醫臨床工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Oct 22 Tue 2019 21:37
葉橘泉臨證直覺診斷學:辨證‧辨病‧辨體質七十年心得
葉橘泉先生歷任江蘇省中醫院院長、江蘇省中醫研究所所長、南京中醫學院副院長、南京藥學院副院長等職。葉橘泉的學術體系主要包括“醫話三書”“方證三書”“藥證三書”,其中“醫話三書”包括《葉橘泉方證藥證醫話》《葉橘泉臨症直覺診斷學》《葉橘泉點滴經驗回憶錄》;“方證三書”包括《葉橘泉近世國藥處方集》《葉橘泉經方臨床之運用》《葉橘泉臨證實用方劑》;“藥證三書”包括《葉橘泉現代實用中藥》《葉橘泉實用經效民間單方》《葉橘泉食物中藥與便方》。葉橘泉先生十分重視“方證學”的研究。《葉橘泉方證藥證醫話》《葉橘泉方證藥證醫話》是關於“方證學”研究的論著。
- Oct 06 Sun 2019 15:14
李賽美六經辨證醫案
廣州中醫藥大學傷寒論教研室主任李賽美教授醫案解析與帶教全程記錄,李賽美,女,1960年4月生,醫學博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長期從事中醫臨床經典理論教學與臨床研究,擅長運用經方辨治糖尿病、肝病、甲亢、抑鬱症及疑難病症;在糖尿病心臟病研究、經方運用與推廣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在海內外具有積極影響;主持“全國經方班”成為享譽海內外繼續教育品牌項目。
- Sep 18 Wed 2019 15:18
三年難得師承錄:跟師經方家劉志龍教授記
- Aug 23 Fri 2019 17:41
婁紹昆經方醫案醫話
《婁紹昆經方醫案醫話》中的醫案部分是婁先生的親診驗案,真實自然,四診合參,尤重腹診,方證辨證,活用經方,結合專病專方,並配合針灸放血、按摩等外治法,療效顯著。臨證心悟平實真切,不落俗套。醫話部分是婁先生針對《傷寒論》、方證辨證以及經方有感而發的短小文稿結集。內容緊貼經方臨床實際,簡練、實用,觀點直白、鮮明,語言樸實、真切,可讀性強,啟發性大。
- Aug 02 Fri 2019 21:40
高齊民先生經方臨床經驗集
本書收集了作者及近現代醫家使用經方的臨床醫案240餘篇、自創方19首、當代名家驗方及祖傳秘方100餘首;252首經方結構及藥味剖析;禁方探秘;《內經》《難經》病證配方;按照藥味來重訂《傷寒雜病論》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