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溫病學說及延伸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講述薛生白的條文,以濕熱病機為主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年12月,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換屆選舉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溫病學、感染病學、傳染病學、臨床相關學科、科研方法學、藥學等多學科專家學者500餘人參加了會議。論壇邀請多位著名溫病學醫家和學者,將溫病辨治學術思想及臨床研究成果傾囊相授。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主辦的“戰疫肩並肩”項目,通過網絡學術平臺學習交流,讓更多醫生患者學習了解了溫病、新冠傳染病的相關知識。
本書輯錄了“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中8位專家及“戰疫肩並肩”項目中4位專家的精彩內容,將其整合分上篇理論探討與下篇臨床研究兩部分,文字盡量貼近講座原貌,以期給予更多中醫學子及中醫愛好者以溫病學習上的指導,並予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的醫生更多啟迪與思考。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該書分為十一部分。第一部分是伏邪概論,介紹了伏邪的特徵、伏邪分類、伏邪病種、伏邪復發以及學習伏邪學說的意義。第二部分是伏邪病機,分別講述了感而不發、邪伏不爭、少陰虛寒、厥陰入絡、伏邪成巢、伏邪成勞這六個基本病機。第三部分是伏邪診斷,從伏邪脈法、伏邪的特殊症狀等方面,介紹了伏邪的特色診斷方法。第四部分是伏邪治法,講述了伏邪治療的五個基本原則等。第五部分是伏邪用藥,講述了治療伏邪常用的特殊藥物等。第六部分是伏邪用方,講述了治療伏邪的主方等方劑的制方特色及臨床應用。第七部分是伏邪驗方,講述了吳門伏邪驗方的制方原理及臨床主治等。第八部分是自身免疫病的治療,講述了自身免疫病的特徵、如何從伏邪看自身免疫病,以及用伏邪理論指導治療乾燥綜合征、蕁麻疹、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復發性口瘡、白塞氏病、重症肌無力、亞急性甲狀腺炎等自身免疫病的思路及代表方劑。第九部分是病毒感染的治療,講述了伏邪理論應用等疾病的思路以及代表方劑。第十部分是細菌感染的治療,講述了慢性感染與伏邪的關係。最後一部分是腫瘤的治療,講述了從伏邪治療腫瘤的方法。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趙紹琴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溫病大家。本書分為溫病治驗提要和溫病講座兩部分。“溫病治驗提要”是先生畢生治療溫病獨到的學術觀點和心得經驗,是一篇辨治溫病的綱領性文章,概括了溫病治療全過程,內容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溫病講座”共11 講,是先生親自系統地講授“溫病治驗提要”的課堂內容的還原,包括溫病衛、氣、營、血各階段之辨治大法、糾偏救誤之道理與手段,臨床用藥的配伍和分量等內容。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病條辨》是清朝名醫吳鞠通的代表著作,從清末到民初,「溫病學派」和「傷寒學派」在論病及治療觀點上的不同所引起的爭論,直到今日仍餘波蕩漾,兩者皆為治療發熱疾病,傷寒論立論嚴謹,用藥簡潔,而溫病條辨方劑實用應用廣泛,兩者各有千秋,但溫病條辨的說理多使用陰陽五行之說,令後世習醫者難以完全理解。本書的作者惲子愉教授以現代醫學理論,包含生理病理學、血液動力學、感染學等來解釋溫病條辨中所描述的病人徵象、症狀、病理機轉及處方用藥的原則與效果,讓讀者在讀完本書之後,能夠清楚掌握溫病的病理機轉且可將書中的方劑靈活運用。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書由新冠肺炎疫情國家中醫醫療隊第二批骨乾隊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劉寧博士和著名溫病學家劉景源教授共同完成。全書共分三部分:上篇“中醫溫病學與疫病學發展簡史”,系統介紹了數十部有關溫病、疫病的古籍,而且對每一部古籍都有較詳細的介紹和點評;中篇“溫病治法九講”,從臨床應用出發,梳理、歸納了九種溫病治法(包含疫病治法);下篇“武漢抗疫陣地戰的研究與思考”,則是通過武漢抗疫一線臨床觀察,闡述作者對新冠肺炎的中西病因、病機、治法的研究與思考,並且有真實案例分享。全書內容非常豐富,讀來頗有啟迪,對戰勝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乃至當今的傳染病防治工作具有很高的臨床參考價值。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中醫藥大學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了第四屆全國溫病學論壇暨溫病學辨治思路臨床應用高級研修班,論壇邀請國內多位著名的溫病學醫家和學者,傾囊相授關于溫病辨治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研究成果。本輯收錄了專家講座的精彩內容,文字貼近講座原貌,以期給予更多中醫學子以溫病學習上的指導,並給予長期從事臨床的醫生更多啟迪與思考。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趙紹琴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溫病大家。本書分為溫病治驗提要和溫病講座兩部分。“溫病治驗提要”是先生畢生治療溫病獨到的學術觀點和心得經驗,是一篇辨治溫病的綱領性文章,概括了溫病治療全過程,內容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溫病講座”共11 講,是先生親自系統地講授“溫病治驗提要”的課堂內容的還原,包括溫病衛、氣、營、血各階段之辨治大法、糾偏救誤之道理與手段,臨床用藥的配伍和分量等內容。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京中醫藥大學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了第三屆全國溫病學論壇暨溫病學辨治思路臨床應用高級研修班,論壇邀請國內多位著名的溫病學醫家和學者,傾囊相授關于溫病辨治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研究成果。本輯收錄了專家講座的精彩內容,文字貼近講座原貌,以期給予更多中醫學子以溫病學習上的指導,並給予長期從事臨床的醫生更多啟迪與思考。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乃光教授從事中醫經典《溫病學》課堂教學及臨床工作近50年,具有堅實的中醫經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中醫臨床診療經驗。其臨床涉及內外婦兒各科病證,有良好的口碑和療效。宋乃光教授對中醫經典的理解和臨床應用有獨到的見解,對中醫理論在臨床的拓展應用有豐富的經驗。擅治外感熱病,融“傷寒”“溫病”精華。善從伏邪、蘊毒、痰飲、瘀血、積滯等綜合辨證疑難病。本書即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宋乃光教授關于溫病學的臨證心法,分為研經心法、研方心法、傳承心法、臨證心法、驗案精選及疫病研究等。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病論》共分為八卷。根據《內經》論四時的大意,分述各種時令病的病因、病理、癥狀特點,以及立法的依據,次列作者雷豐自擬的“諸法” 和常用成方,最後,附以作者的臨證驗案,作為印證。 《時病論》文字簡明,層次清晰,理論聯系實際,方法切實可用,療效可靠,一向為近世醫家所推崇和應用。此次重刊書末附有方劑索引,便于讀者查閱。本書可供中醫臨床工作者,特別是基層醫師參考使用。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卷,清﹒劉奎(松峰)約撰於乾隆五十年(1758)。氏精於溫疫諸多病證的辨析和治法。卷一「述古」,作者博取前賢有關溫疫論述,明其學術之淵源;卷二「論治」,先列總論12條,次舉溫疫統治八法等;卷三「雜疫」,集諸疫70餘證,其治法列舉放痧、刮痧、治疫痧方治諸法及用藥宜忌;卷四「辨疑」,舉述14條有關溫疫之疑點加以剖析;卷五「諸方」,載方120餘首;卷六「運氣」,闡述氣候變化與溫疫發病的關係。此書上承《內經》運氣學說,下宗吳又可《溫疫論》等疫病名著,并將疫病統分為溫疫、寒疫、雜疫。氏提出治療疫病最宜通變,他首創了「溫疫統治八法」,曾一度廣為流傳。現存初刻本及其他多種刻本。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該書分為十一部分。第一部分是伏邪概論,介紹了伏邪的特徵、伏邪分類、伏邪病種、伏邪復發以及學習伏邪學說的意義。第二部分是伏邪病機,分別講述了感而不發、邪伏不爭、少陰虛寒、厥陰入絡、伏邪成巢、伏邪成勞這六個基本病機。第三部分是伏邪診斷,從伏邪脈法、伏邪的特殊症狀等方面,介紹了伏邪的特色診斷方法。第四部分是伏邪治法,講述了伏邪治療的五個基本原則等。第五部分是伏邪用藥,講述了治療伏邪常用的特殊藥物等。第六部分是伏邪用方,講述了治療伏邪的主方等方劑的製方特色及臨床應用。第七部分是伏邪驗方,講述了吳門伏邪驗方的製方原理及臨床主治等。第八部分是自身免疫病的治療,講述了自身免疫病的特徵、如何從伏邪看自身免疫病,以及用伏邪理論指導治療乾燥綜合徵、蕁麻疹、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復發性口瘡、白塞氏病、重症肌無力、亞急性甲狀腺炎等自身免疫病的思路及代表方劑。第九部分是病毒感染的治療,講述了伏邪理論應用等疾病的思路以及代表方劑。第十部分是細菌感染的治療,講述了慢性感染與伏邪的關係。最後一部分是腫瘤的治療,講述了從伏邪治療腫瘤的方法。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病之研究》係日本源元凱著。本書主要評論、辨訛、糾偏吳又可《溫疫論》,並闡發自己的觀點。源元凱氏創立溫疫“上盈下虛”之說。源元凱分析比較兩書之特點,認為《溫疫論》是論溫疫之常法,而《溫病之研究》則論溫疫之變法,兩者相益得彰,瓦為補充,足羽翼又可氏矣。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疫論》,作者吳有性,成書于明崇禎十五年(1642),是一部中醫藥防治溫疫病的專著。《溫疫論》共2卷,書中對溫疫的病因病機、傳變規律、治療方法均有闡述。該書繼承了前人的學術成就,並加以發揮闡揚,還提出了具有獨到見解和較為完善的溫疫病的治療方法,如認為溫疫乃感染戾氣所致;提出治疫以逐邪為第一要義等。該書是一部論述急性傳染病的專著,對後世溫病學說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現代傳染病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供廣大中醫院校師生、自學者以及臨床醫師參考。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苑出版社

王士雄(孟英)與葉桂(天士)、吳瑭(鞠通)、薛雪(生白)為清代溫病四大家,其著《溫熱經緯》一書,系溫病十大名著之一,對溫病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溫熱經緯》以《內經》《傷寒論》之文為經,以葉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諸家之言為緯,結合自身經驗和認識而撰成於咸豐二年(一八五二年),《溫熱經緯》較為系統全面地整理和總結溫病學的基礎理論和臨床診療方藥,載方一百一十三首。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師承學堂·經方醫學書系·六經辨證解溫病:胡希恕溫病條辨講義》是現代著名經方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教授胡希恕先生以“六經一八綱一方證”的傷寒理法,用“按語”的方式評說《溫病條辨》上中下三焦篇章。雖是一家之言,但極具啟示意義。是“以傷寒解溫病”的代表力作。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希恕先生作為中國近代著名傷寒臨床大家,以“傷寒解溫病”的獨特視角啟發中醫師在臨床上實現傷寒與溫病的融會貫通。本書是胡希恕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系統講授《溫病條辨按》的講義精編,原書名《溫病條辨按》。胡老認為《溫病條辨》對中醫學術發展的貢獻,在于它給六經八綱辨證體系補充了一些有效的方證。同時,胡老對《溫病條辨》中與仲景學術與臨床相左者,如方證中不相應或未言脈證便出方治病的地方多有批判,對于一些新制方劑用藥蕪雜、不足取法者胡老亦每舉出對應的經方加減方,以說明古方能治今病,給人啟益良多。

可讀性:★★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濕熱論》(又名《濕熱條辨》)由清代著名溫病學家薛雪編撰,約成書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本書仿成無己《注解傷寒論》的體例,分條列論,簡明易誦,各條之下有薛氏自注,對條文所涉內容詳加辨析,故後人有以《濕熱條辨》為此書命名。全書僅論35條,直述濕熱病證候表現、傳變規律及治法方藥。所論多為作者臨床心得,間或論及張仲景《傷寒論》及吳有性《溫疫論》的理論或治法。此書是一部切合臨床實用的溫病理論性著作,雖僅六千余字,卻在濕熱病方面對溫病理論有創新性的補充。溫病的三焦辨證方法,始見于此書,至今對臨床溫病辨治仍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可讀性:★★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熱論》,溫病著作。一卷。清.葉天士述,相傳系葉氏門人顧景文記錄整理而成。傳本不一,其一傳於葉氏門人華岫雲,王孟英《溫熱經緯》中《外感溫熱篇》的原文即據於此。《溫熱論》記錄了葉氏對溫熱病論述的精華部分,重點分析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傳變規律,溫熱病的病理和「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直須涼血散血」的治療原則,創立衛、氣、營、血的辨證體系,介紹溫熱病察舌、驗齒和觀察斑疹、白(疒咅)的診法等內容。

可讀性:★★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