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溫病醫案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米伯讓先生是我國著名中醫臨床家、理論家,對傷寒、溫病學說研究有獨到之處。擅長中醫內科、婦科疾病,以及急性傳染病、地方病、疑難雜病的治療,運用中醫辨治方法治療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克山病、肝病、腎病、血液系統疾病療效卓著。臨床運用理、法、方、藥不僅極具特色,而且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選取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4月7日70餘日的時間裡,以黃璐琦院士為首的國家首批中醫醫療隊進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治療的重型新冠肺炎典型案例,以規範病案的形式描述這些病例的中醫、中西醫結合診療過程,詳細記錄患者舌苔、肺部CT、實驗室檢查等客觀指標,並進行治療前後的數據和圖片對比,突出治療的顯著效果。全書對於這些重型病例,從發病過程、病理機制、方案制訂、用藥經驗等多個方面進行翔實地討論與分析,重點介紹隨著病情變化診療方案的調整,醫案的辨證論治過程,全面總結利弊得失,如實反映中醫藥在重型新冠肺炎治療中的應用及臨床療效,具有較高的借鑒參考價值。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以中醫醫案的形式,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中醫診治病案,按照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進行分類,整理和總結治療前后中西醫完整病案30-50份,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流行病史,病程變化,主要癥狀、體征,中醫四診信息,主要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中醫辨證和處方用藥等,并附上舌苔和影像學檢查的前后對比圖片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溫病學及內科學專家王燦暉教授臨床注重中西醫結合、辨證與辨病結合,擅長治療疑難雜症。本書記載了王燦暉教授對於常見肺系疾病的診治經驗及典型醫案。全書共有十二章,介紹了王燦暉教授對各疾病概念、病因病機、辨證要點、治療要旨、常用藥對、生活調攝等的見解,並介紹了王燦暉教授的精選典型醫案,後附按語以助理解、學習。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分為理論探討、治療肝病的經驗、治療急性熱病的經驗、其他內科雜病的治療經驗四部分。潘澄濂先生從醫50余年,長于內科,擅治急性傳染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中醫界享有很高的聲望。本集中所論,頗有見解,尤對溫病學說很有研究;臨床治療經驗部分,突出地反映了潘老先生在治療傳染病方面的經驗,對指導臨床很有參考價值。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趙紹琴(1918~2001)。男。漢族。當代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歷任第六、七屆北京市政協常委,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趙紹琴教授于1918年12月4日出生于北京三代御醫之家,其父文魁公曾任清代太醫院院使(正院長),學驗俱豐。名著京師。趙氏自幼隨父學醫,盡得家傳。1934年畢業于北京育英中學。同年,考入國醫專科學校學習中醫。1939年考取行醫執照,繼承父業,懸壺北京。后為提高深造,又先后從學于御醫韓一齋、瞿文樓和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汪逢春三先生。數年之間。盡得三家真傳。遂集家學與諸名師妙術于一身,以三代御醫之后名于京師。1950年,趙氏參加衛生部舉辦的第一期中醫進修班,系統地學習了現代醫學知識。并先后在中直第一聯合門診部、北城工人醫院臨床進修西醫內科。1956年起,先后受聘于北京市衛生局在職西醫學習中醫講習會、十八半截匯通中醫學校和北京中醫學院任中醫教師,講授中醫兒科學、本草學等課程。1958年后,長期在北京中醫學院附屬東直門醫院負責中醫內科臨床與教學。1975年調任《中醫雜志》編輯。1977年出任北京中醫學院基礎部溫病教研室主任,1978~1990年,先后培養中醫溫病專業碩士研究生20余名。是國家教委首批核準的中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作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醫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精選近150張圖片,力求以舌診為主導,用舌象形象思維初步構建新冠肺炎的中醫診療法。本書主要闡述新冠肺炎與瘟疫,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機,新冠肺炎診法,新冠肺炎辨證方法,新冠肺炎中醫治則、治法,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新冠肺炎的預防和調理,新冠肺炎臨床醫案,新冠肺炎舌象辨證要點專家共識;力求語言簡練,執簡馭繁,為此次新冠肺炎的防治盡綿薄之力。
本書適合臨床中醫師閱讀參考。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病條辨臨證精華/中醫四大經典與臨床實踐叢書》採用清嘉慶癸酉年鐫問心堂版《溫病條辨》作為底本,上篇方劑部分是臨床常用、療效顯著之方劑,以方名為題;下篇理論部分是對臨床指導意義較大的理論闡述,以核心內容為題,均按所在篇章先後順序排列,羅列原文,力求反映《溫病條辨》的主幹內容,符合其邏輯體系。書中對原方炮製、劑量、煎服法不做任何改動,保持原文原貌;條文末尾括號中標注該條文所在原文中的篇章及序號,以方便讀者查找。在釋義中,先直譯條文,再結合吳鞠通的自注,適當添加一些說明,以使原文更易理解。在臨床應用中,簡述該方的功效、主治症候,並提出加減應用,以更好地結合臨床。在案例中,選擇古今醫家典型的、有啟發意義的醫案1~3則,力求體現《溫病條辨》的用藥思路和特色,使讀者在短時間內學到《溫病條辨》的精華,對“讀經典,做臨床”,進一步提高臨床水平有所裨益。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浩瀚的中醫古籍中,對濕熱病證的論述堪稱豐盈,尤其在古代名家醫案中,有關濕熱病證的醫案不可勝計,其中蘊藏著大量診治濕熱病證的寶貴經驗,很值得傳承和弘揚。本書的內容是從古代名家眾多醫案中,選擇典型濕熱病證案例170餘則,結合編者的學習心得和臨床體會,精心予以評議,旨在闡發其精華,吸取其理法方藥運用的經驗,為當今醫療、教學和科研提供一部富有學術和應用價值的精品之作。其主要特點是中醫特色鮮明,內容豐富多彩,學術研討深透和切合臨床實用,體現出繼承與發揚並舉,整理與提高結合的原則,有較高的出版價值。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案對於學習中醫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自1997年至今,我一直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溫病學教研室和*附屬醫院腦病科工作。初上講臺之時,即深感《溫病學》課堂教學的壓力,要將這樣深奧、枯澀的中醫經典知識讓學生理解,實在是一項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病案能夠提供*好的幫助。所以,我多年來一直重視病案的收集,通過病案學習讓學生領悟中醫。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病學位列中醫四大經典,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其所蘊含的理論既是中醫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指導臨床的重要依據。因而被視作邁入醫道的必修課。但由于種種原因,溫病學的價值未能完全體現。一方面,溫病學經典的原著在教材中未成系統,經典特色體現不足;另一方面,對溫病的學習偏重于理論感悟,臨床應用體驗較少。這些都導致所學知識不能直接、有效地施用于臨床實踐并提高臨床基本技能。故而,有必要對溫病學經典內容進行強化,并以臨床病案作為知識傳授的切入點,建立臨床與理論互動的認知形式,提升溫病學的學習效果。
《溫病名方脈案集萃》以高等中醫藥院校《溫病學》教材作為基礎,以其中提到的常用方劑為綱,對溫病原著條文、重要方證以及臨床案例進行了整合。溫習溫病學經典原文,可以把中醫的原始學術思想內化于心;應用醫案模擬真實臨床情景,可促進中醫臨床思維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兩者結合,必將使理論與實踐互相促進、有機融合。把“讀經典,做臨床”落到實處,使溫病學切實在中醫學繼承發揚、開拓創新中起到作用。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瘟疫是指感受疫癘之氣造成流行的急性傳染病的總稱。中醫治疫源遠流長,經驗十分豐富。《常見病症古代名家醫案選評叢書:瘟疫醫案專輯》在廣泛蒐集古代醫家診治疫病醫案的基礎上,精選其中典型案例190餘則,每案先錄原文,標明出處,並融以編者的學習心得和臨床經驗,著力予以評議,務求評析客觀精當,旨在闡發該案辨證施治要點和處方用藥特色,辨異同,明常變,有分析,有歸納,使人一目了然,體現出傳承中有發揚,整理中見提高。書末還附有編者所撰寫的論文4篇,以供參考。因此《常見病症古代名家醫案選評叢書:瘟疫醫案專輯》對當今醫療、教學和科研有較好的指導和借鑒作用。適合廣大中醫、中西醫結合人員和中醫院校學生閱讀,也是中醫業餘愛好者的良好讀物。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彭憲彰(1917—1989),又名德錫,四川省仁壽縣人。著名中醫內科學家。出生於中醫世家,功底深厚,學驗俱豐。擅長治療內科雜病,辨證靈活,善用經方,每於平凡之中見奇效。其用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遺尿的經驗,被譽為活用經方的典範。

《葉氏醫案存真》乃葉天士家傳驗案,其辨證之精,用方之巧,較《臨證指南醫案》尤多神奇之處,可謂醫案中之精華,後世醫者習之範本。彭老對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學術思想的研究造詣頗深,他從《葉氏醫案存真》的驗案中於個人有所體會者選出一百案,引用《內》《難》仲景及漢代以下諸名家之說,以及《臨證指南醫案》等文,融會己見,用淺顯文體,加以疏注、解釋,暢發其中奧義,以資後學借鑒。其中還穿插彭老平時利用葉氏之方法治病而收效顯著的典型病案。可謂相得益彰。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采取了多種方法對三仁湯方證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總體分三個部分:一是基于三仁湯出處的理論研究,包括三仁湯的來源、組成、功效主治、臨床應用及高建忠老師對三仁湯的不同解讀;二是基于現代醫案的臨床研究,解讀三仁湯在治療百余種疾病中的功效及如何應用;三是基于三仁湯方案的數據挖掘,包括統計學研究和實驗研究,對做方證研究的學者有重要指導意義。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病經典臨床心悟》凝聚作者近三十年讀書、教學、臨床心得,以「經典—臨床—心悟」為主線,根於溫病又不囿於溫病。緊扣溫病經典,旁涉《傷寒》《內經》;重在臨床心悟,精於義理巧思。圖文並茂,寓大道於至簡;勤求古訓,而得百家之長;博采眾方,自成一家之言。語言質朴無華,文思清新靈動。不啻助學溫病,更能啟迪臨證。掩卷靜思,余韻無窮。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臨床和教學實踐出發,對溫病的理論和臨床的主要關鍵問題加以闡發,如溫病各個階段的治療規律、宣暢三焦的方法、選藥組方原則、治療及飲食禁忌、誤治處理等,均結合前人經驗及臨床實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並以臨證驗案和選錄各家醫案分析加以說明。還提出了用溫病方法治療雜病的規律,並附驗案說明。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病學的基礎理論及其獨特的治療方法是其他臨床學科的基礎,因此歷來被認為是學習中醫學的必修課程。溫病學的辨治思路不僅對治療外感發熱、感染性、傳染性疾病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在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皮膚科、老年病等系統疾患的治療過程中,亦有廣泛的實用性。此外,許多臨床工作者對一些難治性疾病的治療經驗亦從溫病學中得到了啟發。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中多有令人驚豔論點
一.外感或溫病初起,不見得脈浮,反多見脈沈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天士醫案精深難學,浙江新昌俞岳真先生對葉 天士治療內傷雜病的經驗尤有心得,總結出59法,并選錄葉案中的名言,分門別類,加以按語,合輯成冊 。

《葉方發微》先系統梳理葉天士59法,后附以俞岳 真先生臨證精華,旨在展示其活學活用的風采,為當今臨床人員提供借鑒。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對王氏生平、學術特點、溫病、雜病、婦科、預防養生、食療等8個方面做了詳盡的評述,對其主要學術論說,治療大法,常用方藥均選錄相關醫案以互相印證,精選25種病症、139則醫案做分類介紹。
 
文章標籤

盧三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